2022年即將過去,翻翻今年的相冊,你去過哪里旅行?
大概率比去年少了。2022年上半年,國內旅游總人次為14.55億,比上年下降了22.2%。2019年,這一數字是30.8億人次。在全球范圍內,今年上半年國際游客抵達人數僅有疫情前的60%,出國游變得更奢侈。
如果你是旅游行業從業者,對這一現況的感受會更深刻。
在統計旅游數據時,只要是“離開慣常環境10公里6小時,符合旅游動機,比如城郊采摘、吃農家樂、露營、徒步、旅拍,以及都市內逛文化街區、探親訪友等,符合時空條件和具備旅游動機等要素”,都屬于旅游數據的統計范疇。但這些短途出游,大多數都可以自助,不必通過旅行社。
打開今年的旅游地圖,城市周邊游是最大的趨勢。
據中國旅游研究院(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)發布的《2022年上半年旅游熱度報告》,外來游客密度較高的城市都集中在胡煥庸線以東的發達地區,廣袤的西北部只有烏魯木齊一枝獨秀。去年上半年新疆游一度火到上熱搜,烏魯木齊是人們進入新疆漫游的主要入口。
旅行是一種必需品。從智人走出非洲到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、從玄奘西行取經到徐霞客漫游荒野中國、從達爾文登上小獵犬號到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,旅行從來都是人類探索世界的本能沖動。
當遠方難以抵達時,附近開始被重新探索:郊外的露營地、街角的咖啡店、小區里的植物、陽臺窗外飛過的鳥,都可能打開一個最近的遠方。
自2016年4月15日上線后,新周刊·九行Travel微信公眾號在六年多的時間里,也和旅行者們的步伐同頻,編輯們從遠方逐漸回到附近,但始終在關注全球旅游生活的變化。
遠方總會回歸,旅游業在波動中等待復蘇,我們已經準備好了用新的方式探索世界。
再次抵達遠方,更多的人或許會在城市里徒步、去森林里呼吸、到博物館里漫游,不再從這個景點匆匆奔赴下一個景點,而是選擇一處民宿靜靜旅居一段時間,像當地人一樣買菜、做飯、喝酒、看海、觀山。
記錄旅行的方式也在變化。旅行類視頻越來越多了,你在手機無意中刷到的遠方風景,可能都有10萬贊數。
但與此同時,傳統的旅游攻略平臺日漸寂寞,發行了十年的《孤獨星球》雜志中國版宣布明年???,原因不難猜想。
??~里說,一本旅行雜志???,旅行者們的腳步依然在繼續,“我們對旅行的渴望依舊熱烈,對世界的好奇心也不會就此泯滅”。
我們也相信,無論關于旅行的記錄方式如何變化,照片與文字永遠居于最核心的位置。
丹尼爾·笛福在1730年描繪那些閱讀旅行圖書的英國人:“他可以和歷史學家一起在陸地旅行,和航海家一起在海上旅行。他可以和丹皮爾與羅杰斯一起環游地球,并且知道怎么環游地球。”
將近三個世紀后,圖文依舊是最佳的旅行記錄方式,人人都可以隨手記錄,人人都有機會創作出具有藝術價值、歷史價值的作品。
出門去,聽上去很簡單,但在今天,卻成為了一種奢侈。